【 當警察變「流氓」】
這則入圍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「公共服務報導獎電視類」的報導,有三個地方,我非常有感。
冷淚盈眶。
第一,是身體大量失血後,倒下去,慢慢失去意識的「感覺」。他滿身是血躺在地上,望著天空的那幕,很「切心」。他還有意識去回憶,我至今都想不起來。
第二,出院後回家第一次洗澡,看到疤痕如紋身的「蜈蚣」,那種對自己的不捨與對事件的憤怒。如這位被砍十三刀竟死裡逃生的警察張家逢,他的母親所言,以後出去人家看到那八十公分的刀疤,還以為孩子是「流氓」,但他是「警察」呀!
第三,面對訴訟開庭時,得見到對方與回顧過程,內心的日夜煎熬。如這位警察所說「夢見自己又死了一回」。
對於罪與罰孰輕孰重?用槍時機該開不開?整體制度如何改善?在走過那段生死經歷後,我看這事件的點比較不在制度面,比較存在心理層面。
「不怕當個出生入死的警察,就怕當個沒有尊嚴的警察」。其實,哪個行業不是呢?
近日有「使者」跟我說,那場車禍是累世的冤親債主來向我討債,在神的調解下得以和解。我謝了一番陽世恩人,還沒感謝無形恩人。近日,正在思考這議題,而當看到這集,就很想了解,像這位警察和砍他的人之間,這樣的因果又是什麼樣的循環呢?
這集由資深社會前輩秋秋採訪撰稿,就是到位。配上攝影畫面,以及配樂都很棒,加分至極。翔哥哥的陳述,更是抑揚頓挫得很經典,不贅,故事就是得他說才能哭得出來。
這集,很好看。中秋連假,突然陪自己哭了一場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lQ4glUGrlc